小麦白粉病图片小麦白粉病症状:在山东沿海、四川、贵州和云南广泛存在和危害。近年来,该病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小麦区也日益严重。该病可影响小麦植株地上各种器官,但叶鞘和叶鞘是主要病害,时颖壳和芒也是主要病害。发病时,叶片表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斑,然后逐渐扩展至接近圆形至椭圆形的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色粉末,在外力或振动的情况下会立即散开。这些粉末是细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后期,患病部位的霉菌层由灰白色变为浅棕色,在患病部位即病原菌的封闭囊壳上散布有针头大小的黑色小颗粒。

病原体:病原体为小麦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 is f . sp . tritici marchal),禾本科小麦特异性白粉病菌,属于子囊菌亚科。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规律:病原在分生阶段感染和繁殖于夏季温度较低的地区的自体小麦幼苗或夏季小麦上,或以潜伏状态通过夏季,或在干燥低温条件下通过残疾人身体上封闭的囊壳通过夏季。病原体以两种方式越冬:第一,以分生孢子的形式越冬;其次,它以虫生体的形式在宿主组织中越冬。越冬病原体首先侵染底部叶片,水平扩展,然后发展到中部和上部叶片。发病中心在发病早期明显。在冬小麦产区,春季病原菌主要来自当地。春小麦区不仅来自当地的细菌来源,也来自发病早的邻近地区。

小麦白粉病201291795117621.jpg防治措施:(1)种植抗性品种可以是郑州8915、郑州831、豫麦9、15、16、21、24、中玉4、北农9、麦基23、24、26、84-5418、138、鲁麦1、5、7、成府752、高38、阿桂1、桂丰1、桂农19、20、21、22、前锋3、81此外,新育成的抗白粉病冬小麦品种包括白农64、温麦4、周麦9、新宝丰、姬神4185、6021、万麦25、26、扬麦158、川麦25、绵阳26、劲松49、上麦5、京华1、3、京河3、京411、北农白等。抗白粉病的春小麦品种有垦红13号、垦久5号和丁奉3号。上述抗病新品种可根据当地情况选择。例如,北京冬小麦现在主要生长在北京411,高脂肪麦田与北京冬8、北京冬6和中国小麦9结合种植。北京437、泾河1号、轮抗6号等抗旱耐瘠薄品种均采用中肥、弱水灌溉条件种植。北京411、北京冬8、北京双18可选择稻茬小麦和晚播麦田。(2)提倡施用发酵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施用磷钾肥,根据品种特点和土壤肥力合理密植。南方小麦区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水分滞留。在北方小麦区及时浇水将增强宿主的抗病能力。(3)在自生小麦幼苗过夏的地区,应在冬小麦秋播前及时拔除自生小麦,这样可大大减少秋苗的细菌来源。(4)化学防治①用种子重量0.03%(有效成分)2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或将667m2小麦种子与20-25g的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混合,防治白粉病,还可防治黑粉病、条锈病等。(2)当小麦抗病品种少或品种变异大导致抗性迅速丧失的地区,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达到1或病叶率达到10%以上时,可开始喷洒20%三唑酮乳油1000次或40%复兴乳油8000次,或根据田间条件混配农药和杀菌剂,在关键时期一次性施用,小麦白粉病、锈病等主要病虫害可同时处理。小麦中后期条锈病、白粉病和穗蚜混合时,用7g三唑酮活性成分加3g抗蚜威活性成分加150 g磷酸二氢钾处理667m2。对于条锈病、白粉病、蠓和粘虫的混合区域或田地,加入667m2、7g三唑酮活性成分加2000倍40%氧乐果和150g磷酸二氢钾。在赤霉病、白粉病和穗蚜混合区,667m2使用多菌灵40g三唑酮7g+抗蚜威3g+磷酸二氢钾150g。

201291795141138.jpg

小麦白粉病图片小麦白粉病症状:在山东沿海、四川、贵州和云南广泛存在和危害。近年来,该病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小麦区也日益严重。该病可影响小麦植株地上各种器官,但叶鞘和叶鞘是主要病害,时颖壳和芒也是主要病害。发病时,叶片表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斑,然后逐渐扩展至接近圆形至椭圆形的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色粉末,在外力或振动的情况下会立即散开。这些粉末是细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后期,患病部位的霉菌层由灰白色变为浅棕色,在患病部位即病原菌的封闭囊壳上散布有针头大小的黑色小颗粒。

病原体:病原体为小麦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 is f . sp . tritici marchal),禾本科小麦特异性白粉病菌,属于子囊菌亚科。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规律:病原在分生阶段感染和繁殖于夏季温度较低的地区的自体小麦幼苗或夏季小麦上,或以潜伏状态通过夏季,或在干燥低温条件下通过残疾人身体上封闭的囊壳通过夏季。病原体以两种方式越冬:第一,以分生孢子的形式越冬;其次,它以虫生体的形式在宿主组织中越冬。越冬病原体首先侵染底部叶片,水平扩展,然后发展到中部和上部叶片。发病中心在发病早期明显。在冬小麦产区,春季病原菌主要来自当地。春小麦区不仅来自当地的细菌来源,也来自发病早的邻近地区。

小麦白粉病201291795117621.jpg防治措施:(1)种植抗性品种可以是郑州8915、郑州831、豫麦9、15、16、21、24、中玉4、北农9、麦基23、24、26、84-5418、138、鲁麦1、5、7、成府752、高38、阿桂1、桂丰1、桂农19、20、21、22、前锋3、81此外,新育成的抗白粉病冬小麦品种包括白农64、温麦4、周麦9、新宝丰、姬神4185、6021、万麦25、26、扬麦158、川麦25、绵阳26、劲松49、上麦5、京华1、3、京河3、京411、北农白等。抗白粉病的春小麦品种有垦红13号、垦久5号和丁奉3号。上述抗病新品种可根据当地情况选择。例如,北京冬小麦现在主要生长在北京411,高脂肪麦田与北京冬8、北京冬6和中国小麦9结合种植。北京437、泾河1号、轮抗6号等抗旱耐瘠薄品种均采用中肥、弱水灌溉条件种植。北京411、北京冬8、北京双18可选择稻茬小麦和晚播麦田。(2)提倡施用发酵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施用磷钾肥,根据品种特点和土壤肥力合理密植。南方小麦区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水分滞留。在北方小麦区及时浇水将增强宿主的抗病能力。(3)在自生小麦幼苗过夏的地区,应在冬小麦秋播前及时拔除自生小麦,这样可大大减少秋苗的细菌来源。(4)化学防治①用种子重量0.03%(有效成分)2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或将667m2小麦种子与20-25g的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混合,防治白粉病,还可防治黑粉病、条锈病等。(2)当小麦抗病品种少或品种变异大导致抗性迅速丧失的地区,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达到1或病叶率达到10%以上时,可开始喷洒20%三唑酮乳油1000次或40%复兴乳油8000次,或根据田间条件混配农药和杀菌剂,在关键时期一次性施用,小麦白粉病、锈病等主要病虫害可同时处理。小麦中后期条锈病、白粉病和穗蚜混合时,用7g三唑酮活性成分加3g抗蚜威活性成分加150 g磷酸二氢钾处理667m2。对于条锈病、白粉病、蠓和粘虫的混合区域或田地,加入667m2、7g三唑酮活性成分加2000倍40%氧乐果和150g磷酸二氢钾。在赤霉病、白粉病和穗蚜混合区,667m2使用多菌灵40g三唑酮7g+抗蚜威3g+磷酸二氢钾150g。

20129179514113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