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出身农户,他要靠科举上朝为官

主角是李景李长江的军事历史《出身农户,他要靠科举上朝为官》,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军事历史,作者“三层肚腩”所著,主要讲述的是:姥爷沉吟片刻,看了看家里人“娟儿,意卿跟着他叔公读书花费不少吧?你娘每天过去看两个小孩,娃儿都乖得很,你们每天帮衬着给了二十文也就够了,这豆芽你们自己拿到县城卖”旁边的葛氏听了,急了,这咋还把钱往外推呢?吴氏知道爹娘还是疼她的,不过……“爹,不瞒您说,这豆芽就是刚成的时候我就有七八成看出来是豆子做的了,这县城的人也不是傻子,我们也就先挣了这个钱,后面大家都会了可不好挣”“他爹,这是娟儿和女婿的心意...

出身农户,他要靠科举上朝为官 阅读最新章节


天微微亮的时候,吴氏和李长江就起了,吴氏在做早食,去年家里这个时节不忙李家是一天吃两顿,现在由于李意卿要去跟小叔公读书,吴氏就每天都给儿子做早食,家里两个女儿也还小,需要补补,现在一直都是吃三顿了。

等李意卿起床的时候,他娘已经煮上黄豆了,没办法,家里就一个灶,只能一点点煮了,至于他爹,在磨小麦粉呢。

李意卿也帮不上什么忙,最后被他娘催着出门了,这读书可都得要认真,毕竟家里可是要准备给儿子考科举呢。

李意卿现在已经在跟着小叔公开始学习四书了,经过小半年的抄书生涯,加上平时多加练习,他的狗爬字终于不那么像鬼画符了。

看着纸上的字,李意卿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哈哈,不愧是他,国家级研究员李某人。

李意卿的小动作瞒不过小叔公,从案桌上走了下来,看着侄孙脸上的志满意得,“怎么?很满意自己写的字?”

“咳”

李意卿赶紧收起脸上的得色,“先生,弟子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功的,学生刚刚是给自己练了几个月的字给自己一个鼓励,好以后再继续用功努力”

小叔公抚了抚胡子,“嗯,你既知要用功,可不能因聪明而恃才傲物”

“是,先生,弟子受教了”

小叔公虽然因为他聪明而压着他的进度,也会勉励侄孙一番“不过,不到半年,你这字已是写的不错的”

得了夸奖的李意卿嘴角忍不住勾了勾,眉眼带笑,看着很是开心。

家里光煮黄豆就用了两天,院子里到处都是用竹箕铺着的黄豆,他爹还特地打了个架子,把竹箕放起来。

等做完这些,吴氏就有点担心了,怕坏了,要不是李意卿千叮咛万嘱咐,吴氏都要去掀开布看看里面的黄豆了。

李家这些动作瞒不了村里人,特别是就在附近的吴大壮一家子,不过李长江和吴氏夫妻也不是傻子,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也只是笑笑罢了。

等到第六天时吴氏掀开竹箕上面盖着的布看了看。

“怎么会?”吴氏忍不住大叫了一声。

李长江在堂屋听到妻子的声音,走了出来,“怎么了?”

“长,长江,这黄豆发霉了”

李长江听到黄豆发霉,也急了,连忙走到竹箕前一看,“真的发霉了”

李长江和吴氏可急了,又快速在旁边把竹箕的黄豆都看了一遍。

吴氏脸色发白,就算黄豆不值钱,但是院子里的黄豆也是粮食,而且还加了小麦粉,这些都是钱啊。

李长江安抚着妻子,“没事的,说不定这酱油就是这么做的,咱等儿子回来问问他”

“好”

李意卿在爹娘的焦急中,午时放学回来了。

“爹,娘,我回来了”李意卿两手空空回来,午时放学的李意卿是不带书籍笔墨回家的。

吴氏还没等李意卿走到堂屋就赶紧跑了出来。

“意卿,家里的黄豆都发霉了”

李意卿看着他娘脸上的焦急,安慰道:“娘,您不要着急,我看看”

说完李意卿往放黄豆的架子走去,看了看竹箕里的黄豆,之前裹着面粉发白的黄豆这时都已发霉,只见黄豆表面都是黄绿色的毛。

李意卿瞬间满脸喜色,“爹,娘,这黄豆发霉好啊,就是要发霉的才成,不过得是黄绿色的才行,如果是黑色的就坏了”

小说《出身农户,他要靠科举上朝为官》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