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霜霉病图片别名:小麦黄矮病

小麦霜霉病症状:山东、河南、四川、安徽、浙江、陕西、甘肃、西藏等省市和地区时有发生。总发病率为10%-20%,严重发病率高达505。它通常偶尔发生在低洼地或运河旁边。这种疾病的症状在不同的生长期是不同的。苗期病苗矮化,叶片浅绿色或有轻微条纹镶嵌。在变绿和拔节期后,被感染的叶子变得苍白,并显示黄色和白色条纹。叶子变得浓密、枯萎、扭曲,患病的植物变得矮小。它们通常不能竖起耳朵,或者尖状物从旗叶鞘拱起,弯曲成异常的龙头。各级重侵染植物千粒重平均下降75.2%。

病原体:病原体为致病疫霉小麦品种大孢硬化菌(Sacc)。)蒂利姆,肖和纳拉希姆阿纳瓦尔。张旺小麦,云南小麦。也被称为鞭毛虫亚科真菌。

小麦霜霉病的发生规律:病菌在夏季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的残体上越冬或越冬。卵孢子仍然可以在水中发芽5年。通常,它在休眠5-6个月后发芽并产生游动孢子。当有水或高湿度时,它从萌发后的幼芽侵入,并成为系统性感染。卵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9-20℃,孢子囊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6-23℃,游动孢子萌发入侵的适宜水温为18-23℃。播种后发芽前麦田被淹超过24小时。第二年三月,又是一场春寒。低温有利于疾病的发生。低洼地和稻麦轮作田易患该病。

防治小麦霜霉病的措施:(1)在轮作最普遍的地区或田地,应与非谷类作物轮作一年以上。(2)完善排灌系统。严禁漫灌。雨后应及时排水,防止水分滞留,发现病害植物应及时清除。(3)播种前每50公斤小麦种子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150克(有效成分25-37.5克)和3公斤水拌种,晾干。必要时,播种后喷洒0.1%硫酸铜溶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次,72%广灭灵可湿性粉剂600-700次,69%安科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000次,72.2%霜霉威水剂800次。

201291813505198.jpg

小麦霜霉病图片别名:小麦黄矮病

小麦霜霉病症状:山东、河南、四川、安徽、浙江、陕西、甘肃、西藏等省市和地区时有发生。总发病率为10%-20%,严重发病率高达505。它通常偶尔发生在低洼地或运河旁边。这种疾病的症状在不同的生长期是不同的。苗期病苗矮化,叶片浅绿色或有轻微条纹镶嵌。在变绿和拔节期后,被感染的叶子变得苍白,并显示黄色和白色条纹。叶子变得浓密、枯萎、扭曲,患病的植物变得矮小。它们通常不能竖起耳朵,或者尖状物从旗叶鞘拱起,弯曲成异常的龙头。各级重侵染植物千粒重平均下降75.2%。

病原体:病原体为致病疫霉小麦品种大孢硬化菌(Sacc)。)蒂利姆,肖和纳拉希姆阿纳瓦尔。张旺小麦,云南小麦。也被称为鞭毛虫亚科真菌。

小麦霜霉病的发生规律:病菌在夏季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的残体上越冬或越冬。卵孢子仍然可以在水中发芽5年。通常,它在休眠5-6个月后发芽并产生游动孢子。当有水或高湿度时,它从萌发后的幼芽侵入,并成为系统性感染。卵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9-20℃,孢子囊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6-23℃,游动孢子萌发入侵的适宜水温为18-23℃。播种后发芽前麦田被淹超过24小时。第二年三月,又是一场春寒。低温有利于疾病的发生。低洼地和稻麦轮作田易患该病。

防治小麦霜霉病的措施:(1)在轮作最普遍的地区或田地,应与非谷类作物轮作一年以上。(2)完善排灌系统。严禁漫灌。雨后应及时排水,防止水分滞留,发现病害植物应及时清除。(3)播种前每50公斤小麦种子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150克(有效成分25-37.5克)和3公斤水拌种,晾干。必要时,播种后喷洒0.1%硫酸铜溶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次,72%广灭灵可湿性粉剂600-700次,69%安科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000次,72.2%霜霉威水剂800次。

2012918135051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