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常见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也是我国小麦产区的常见病。小麦赤霉病不仅严重影响小麦高产稳产,而且发病后产生的真菌毒素会污染小麦籽粒,影响小麦品质和安全,对人畜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那么,如何控制小麦赤霉病呢?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小麦赤霉病的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照片:小麦赤霉病 一、小麦赤霉病症状 小麦赤霉病又称小麦穗腐病、烂麦头病和红麦头病。它主要引起苗枯病、穗腐病、茎基腐病、茎腐病和穗腐病,从幼苗到抽穗都有危害。最严重的影响是耳朵腐烂。 1.幼苗腐烂是由种子携带的细菌或土壤中残疾人的感染引起的。首先芽变成褐色,然后根冠腐烂,在轻的情况下患病的幼苗变黄变薄,在重的情况下死亡的幼苗死亡。当死苗的湿度高时,会产生粉红色霉菌(病原体的分生孢子和基质)。 2.穗腐小麦开花时,在小穗和颖片上产生水浸泡的浅棕色斑点,这些斑点逐渐扩展到整个小穗,小穗变成黄色。湿度高时,患病部位会产生粉红色凝胶状霉菌层。在后期,在它上面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胚芽)。用手触摸,它会感觉突出,无法抹去。谷物干燥,并伴有白色到粉色的霉菌。小穗在发病后扩散到轴上,患病部分枯萎和褐色,导致受损部分上方的小穗形成枯萎和白色穗。 3.茎基腐病可以从出苗到成熟发生。小麦植物的基础组织在受损后变成褐色并腐烂,导致整个植物死亡。茎腐病主要发生在穗下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开始时叶鞘上出现浸水的褪绿点,然后蔓延成浅棕色至红棕色的不规则点或蔓延到茎中。当疾病严重时,它会在患病部位上方造成黄色,有时它不能长出黄色的耳朵。潮湿的气候下,患病部位可见粉红色霉菌层。 照片:小麦赤霉病 二.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方法 1.选择抗性品种。各地可根据当地情况选择。 2 .农业防治和合理排灌、湿地沟排水。收获后,需要深耕和灭茬以减少细菌来源。适时播种,以免开花时下雨。提倡应用发酵菌沤制堆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同时施肥,避免部分施用氮肥,提高植物抗病性。 3.播种前用石灰水浸泡种子。 4.化学防治 (1)增产菌拌种。每6672次喷洒100-150克固体菌剂或50毫升液体菌剂,使种子混合均匀,晾干; (2)防治的重点是防止小麦花期穗腐病。开花初期喷洒8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1000倍60%盐酸多菌灵(防霉宝)可湿性粉剂、1000倍50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和1000倍605二甲双胍可湿性粉剂,每5-7天防治一次。也可以用机动喷雾器喷洒。 照片:小麦赤霉病 此外,在小麦中后期赤霉病、麦蚜和粘虫混合区,667m2用40%毒死蜱30ml或10%抗蚜威10g加40%禾苦灵100g或60%霉木宝70g加磷酸二氢钾150g或尿素、高产素等进行防治。具有优异的控制效果。 以上介绍了小麦赤霉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小麦赤霉病是非常有害的,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及时预防。 (第一农业经济组织)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常见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也是我国小麦产区的常见病。小麦赤霉病不仅严重影响小麦高产稳产,而且发病后产生的真菌毒素会污染小麦籽粒,影响小麦品质和安全,对人畜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那么,如何控制小麦赤霉病呢?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小麦赤霉病的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照片:小麦赤霉病 一、小麦赤霉病症状 小麦赤霉病又称小麦穗腐病、烂麦头病和红麦头病。它主要引起苗枯病、穗腐病、茎基腐病、茎腐病和穗腐病,从幼苗到抽穗都有危害。最严重的影响是耳朵腐烂。 1.幼苗腐烂是由种子携带的细菌或土壤中残疾人的感染引起的。首先芽变成褐色,然后根冠腐烂,在轻的情况下患病的幼苗变黄变薄,在重的情况下死亡的幼苗死亡。当死苗的湿度高时,会产生粉红色霉菌(病原体的分生孢子和基质)。 2.穗腐小麦开花时,在小穗和颖片上产生水浸泡的浅棕色斑点,这些斑点逐渐扩展到整个小穗,小穗变成黄色。湿度高时,患病部位会产生粉红色凝胶状霉菌层。在后期,在它上面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胚芽)。用手触摸,它会感觉突出,无法抹去。谷物干燥,并伴有白色到粉色的霉菌。小穗在发病后扩散到轴上,患病部分枯萎和褐色,导致受损部分上方的小穗形成枯萎和白色穗。 3.茎基腐病可以从出苗到成熟发生。小麦植物的基础组织在受损后变成褐色并腐烂,导致整个植物死亡。茎腐病主要发生在穗下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开始时叶鞘上出现浸水的褪绿点,然后蔓延成浅棕色至红棕色的不规则点或蔓延到茎中。当疾病严重时,它会在患病部位上方造成黄色,有时它不能长出黄色的耳朵。潮湿的气候下,患病部位可见粉红色霉菌层。 照片:小麦赤霉病 二.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方法 1.选择抗性品种。各地可根据当地情况选择。 2 .农业防治和合理排灌、湿地沟排水。收获后,需要深耕和灭茬以减少细菌来源。适时播种,以免开花时下雨。提倡应用发酵菌沤制堆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同时施肥,避免部分施用氮肥,提高植物抗病性。 3.播种前用石灰水浸泡种子。 4.化学防治 (1)增产菌拌种。每6672次喷洒100-150克固体菌剂或50毫升液体菌剂,使种子混合均匀,晾干; (2)防治的重点是防止小麦花期穗腐病。开花初期喷洒8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1000倍60%盐酸多菌灵(防霉宝)可湿性粉剂、1000倍50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和1000倍605二甲双胍可湿性粉剂,每5-7天防治一次。也可以用机动喷雾器喷洒。 照片:小麦赤霉病 此外,在小麦中后期赤霉病、麦蚜和粘虫混合区,667m2用40%毒死蜱30ml或10%抗蚜威10g加40%禾苦灵100g或60%霉木宝70g加磷酸二氢钾150g或尿素、高产素等进行防治。具有优异的控制效果。 以上介绍了小麦赤霉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小麦赤霉病是非常有害的,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及时预防。 (第一农业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