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重点突出,分区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采取绿色防控与统一防控相结合的防控策略,采取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措施,主要种植抗病品种,大力推广农药拌种,合理采用适宜的晚播,清除田间自生小麦幼苗和路边杂草等。 为进一步加强秋冬小麦病虫害防治,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国家小麦产业体系病虫害防治功能研究室组织相关专家,对我国不同产区的秋冬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治提出技术指导意见。我们摘录并汇编了主要内容供你参考。编辑 预防和控制优先事项 黄淮海小麦区:以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黑粉病、孢囊线虫、黄花叶、地下害虫和杂草为主。它还能在苗期治疗锈病、白粉病、蚜虫和灰飞虱等病虫害。 长江中下游小麦区:主要目标是纹枯病、全蚀病、丝黑穗病和丝黑穗病。一些田地被地下害虫破坏了。 西南小麦区:小麦条锈病是主要病害,包括赤霉病、白粉病、麦蚜、小麦蜘蛛和地下害虫等病虫害。 西北小麦区:小麦条锈病、白粉病、黑粉病和地下害虫是主要防治目标。 种植抗病抗虫品种 应在黄淮南部条锈病高发区种植周麦17、玉麦34、玉麦49、玉麦69、新麦19、Xi农979、小偃6号等缓锈病品种。对于孢囊线虫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应选择航天6号、中玉6号、新麦11号等具有一定抗病性的品种。小麦新品种208、豫麦70-36、范麦5号、豫麦70、郑麦366等相对抗性品种可在小麦黄花叶病常见和新发生地区种植。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区和赤霉病严重的地区应选择对赤霉病等某些病害具有抗性的品种,以减轻后期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压力。 西南小麦区主要抗条锈病。根据当地情况,选择绵杂小麦168、绵麦37、绵麦39、绵麦41、绵麦43、绵麦45、川麦42、川农18、西科麦2、鄂麦18、云麦2、黔麦15、周麦17、万麦53等抗性品种。 西北小麦区是小麦条锈病的夏交区。在该地区不同海拔高度选择和种植抗病基因不同的小麦品种,对控制小麦条锈病的传播和细菌的初始数量具有重要作用。陇南山区、六盘山等夏麦区周边地区应根据情况种植抗(抗)品种。西北小麦区的其他地区应根据情况尽力选择优质、抗病、高产的地方品种。 化学物质拌种 根据病虫害情况,选择高效悬浮种衣剂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氟烷氧腈、苯醚甲环唑、氟烷氧腈等对小麦种子进行包衣防病,适量吡虫啉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防治病虫害、黄矮病和矮缩病,两者的混合物能在苗期同时治疗主要病虫害。三唑酮、戊唑醇等拌种剂用于条锈病夏交区及周边小麦区的拌种,也用于苗期处理条锈病和白粉病,防止后期丝黑穗病等的发生。在全蚀病发生区,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和噻苯咪唑(全蚀网)悬浮浓缩液主要用于拌种或包衣。辛硫磷或毒死蜱可作为地下害虫的拌种剂;土传疾病和特别严重的联合国 根据条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等秋季幼苗的发生率,当病害严重时,表面受到点状保护。陕西南部冬季条锈病分布广泛,应加强监测,对早发田进行化学防治。三唑类杀菌剂可用于化学药剂的喷雾控制。水稻纹枯病苗期应加强监测,尽早进行防治。在渭北旱塬区、甘肃陇东区、陇南区和宁夏南部冬小麦区,在防止拌种的基础上,应重视苗期蚜虫的防治和小麦黄矮病的防治。早期长翅膀的蚜虫可以被黄色的木板困住并杀死。吡虫啉和吡蚜酮等高效低毒杀虫剂可用于化学防治。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贡献 (第一农业经济组织)◆坚持“重点突出,分区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采取绿色防控与统一防控相结合的防控策略,采取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措施,主要种植抗病品种,大力推广农药拌种,合理采用适宜的晚播,清除田间自生小麦幼苗和路边杂草等。 为进一步加强秋冬小麦病虫害防治,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国家小麦产业体系病虫害防治功能研究室组织相关专家,对我国不同产区的秋冬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治提出技术指导意见。我们摘录并汇编了主要内容供你参考。编辑 预防和控制优先事项 黄淮海小麦区:以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黑粉病、孢囊线虫、黄花叶、地下害虫和杂草为主。它还能在苗期治疗锈病、白粉病、蚜虫和灰飞虱等病虫害。 长江中下游小麦区:主要目标是纹枯病、全蚀病、丝黑穗病和丝黑穗病。一些田地被地下害虫破坏了。 西南小麦区:小麦条锈病是主要病害,包括赤霉病、白粉病、麦蚜、小麦蜘蛛和地下害虫等病虫害。 西北小麦区:小麦条锈病、白粉病、黑粉病和地下害虫是主要防治目标。 种植抗病抗虫品种 应在黄淮南部条锈病高发区种植周麦17、玉麦34、玉麦49、玉麦69、新麦19、Xi农979、小偃6号等缓锈病品种。对于孢囊线虫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应选择航天6号、中玉6号、新麦11号等具有一定抗病性的品种。小麦新品种208、豫麦70-36、范麦5号、豫麦70、郑麦366等相对抗性品种可在小麦黄花叶病常见和新发生地区种植。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区和赤霉病严重的地区应选择对赤霉病等某些病害具有抗性的品种,以减轻后期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压力。 西南小麦区主要抗条锈病。根据当地情况,选择绵杂小麦168、绵麦37、绵麦39、绵麦41、绵麦43、绵麦45、川麦42、川农18、西科麦2、鄂麦18、云麦2、黔麦15、周麦17、万麦53等抗性品种。 西北小麦区是小麦条锈病的夏交区。在该地区不同海拔高度选择和种植抗病基因不同的小麦品种,对控制小麦条锈病的传播和细菌的初始数量具有重要作用。陇南山区、六盘山等夏麦区周边地区应根据情况种植抗(抗)品种。西北小麦区的其他地区应根据情况尽力选择优质、抗病、高产的地方品种。 化学物质拌种 根据病虫害情况,选择高效悬浮种衣剂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氟烷氧腈、苯醚甲环唑、氟烷氧腈等对小麦种子进行包衣防病,适量吡虫啉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防治病虫害、黄矮病和矮缩病,两者的混合物能在苗期同时治疗主要病虫害。三唑酮、戊唑醇等拌种剂用于条锈病夏交区及周边小麦区的拌种,也用于苗期处理条锈病和白粉病,防止后期丝黑穗病等的发生。在全蚀病发生区,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和噻苯咪唑(全蚀网)悬浮浓缩液主要用于拌种或包衣。辛硫磷或毒死蜱可作为地下害虫的拌种剂;土传疾病和特别严重的联合国 根据条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等秋季幼苗的发生率,当病害严重时,表面受到点状保护。陕西南部冬季条锈病分布广泛,应加强监测,对早发田进行化学防治。三唑类杀菌剂可用于化学药剂的喷雾控制。水稻纹枯病苗期应加强监测,尽早进行防治。在渭北旱塬区、甘肃陇东区、陇南区和宁夏南部冬小麦区,在防止拌种的基础上,应重视苗期蚜虫的防治和小麦黄矮病的防治。早期长翅膀的蚜虫可以被黄色的木板困住并杀死。吡虫啉和吡蚜酮等高效低毒杀虫剂可用于化学防治。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贡献 (第一农业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