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误认帝师

高口碑小说《误认帝师》是作者“崇祯”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崇祯徐浪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两刻钟。半个时辰。……围观过来的老百姓越来越多。然后,老百姓们惊讶的发现,这一个蜂窝煤的燃烧时间,竟然达到了两个半时辰!“神器啊!”“太好了!以后不用再为烧煤钱发愁了!”“……”看到这个结果,围观的百姓们,爆发一阵轰动...

误认帝师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听到这样的话语,现场顿时响起一阵骚动。

“真的吗?”

“有这么好的事情?”

“陛下应该不会骗我们!”

“……”

这让围观百姓,对蜂窝煤的期望,越来越高。

不信归不信,谁不希望能省一点开销?

而且,这蜂窝煤要真是像店家吹嘘的那样好,就不是省一点开销那么简单了。

一天省三十文钱,一个冬季能省多少钱?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这可是一笔大钱了!

但是空口无凭,眼见为实。

所以围观的百姓,都定在了帐篷里面,他们要亲眼看着,这一个蜂窝煤,到底能烧多少时间。

一刻钟。

两刻钟。

半个时辰。

……

围观过来的老百姓越来越多。

然后,老百姓们惊讶的发现,这一个蜂窝煤的燃烧时间,竟然达到了两个半时辰!

“神器啊!”

“太好了!以后不用再为烧煤钱发愁了!”

“……”

看到这个结果,围观的百姓们,爆发一阵轰动。

但是,震撼还远没有结束。

徐进秋揭开了煤炉底部的盖子,解释道:

“刚才那样,属于是睡眠状态。”

“我们不烧火的时候,把下面的盖子盖上,煤球几乎不会燃耗,当我们需要的时候,再把盖子起开,煤球就可以进入充分燃烧状态。”

就这说话的功夫,那个蜂窝煤果然要冒起了红扑扑的火苗。

徐进秋叫伙计拿来一盘事先准备好的胡萝卜片,倒进了铁锅里。

“我再给大家伙炒一个菜。”

这时,围观的百姓们惊讶的发现,此时蜂窝煤的火势,竟然和两个半时辰前的一样旺盛!

“也到吃午饭的时候了,大家尝尝这个菜,解解馋。”

几分钟之后,当徐进秋把炒好的胡萝卜,放在桌面的时候。

围观的百姓们,甚至都没几个人,去看那碟炒好的菜。

大家都是瞪大了眼睛,盯着那个还在噗噗旺盛燃烧的蜂窝煤。

“店家!给我来一百斤蜂窝煤!”

“我要两百斤!”

“……”

下一息,一道道叫喊声响起。

买一百斤蜂窝煤,包送货上门,而且还免费赠送煤炉!

这么好的事情,还犹豫什么呀!

赠送的煤炉数量,可是有限的!

手慢一点,就要被人抢光的!

这个时候,围观的老百姓已经意识到,他们摊上了天大的好事。

以前他们买的煤块,烟大还不耐烧,而且哪里有送煤炉送货上门这样的福利呀!

他们担心,过了今天,可能就没有这样的好事了。

于是,一时间,大明煤业的门前,掀起了疯狂的抢购潮。

也就是一盏茶的功夫,帐篷里的蜂窝煤,就被百姓们抢光了。

后堂里的徐浪,看着这样的场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一切,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

后堂早已经准备好了如山的蜂窝煤。

而且,补货只需半个多时辰的时间,所以,老百姓的疯狂抢购,只会让徐浪高兴。

穿越过来五个多月时间了,徐浪终于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融入了这个社会。

这一天,蜂窝煤成了京城关注的焦点。

尤其到了下午,消息已经在全京城传开。

京城各个角落,只要是有人聚集的地方,大家伙都在谈论着蜂窝煤。

“你们知不知道,新出了一种蜂窝煤,一天只用烧三十文钱!”

“还是皇帝亲自开的店铺呢!以后可算能烧上便宜煤啦!”

“据说皇帝为了开店,还杀了两个礼部侍郎呢!你说皇帝是不是掉钱眼里了?”

“陛下做的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怎么了?你有意见?杀的是你爹呀?”

“……”

消息甚至很快传入了皇宫里。

“恭喜万岁爷!”

闻讯,王承恩跑过来向崇祯报喜。

“喜从何来?”

从奏章堆里抬起头,崇祯有点纳闷。

王承恩笑容灿烂:

“蜂窝煤上市了!仙师亲自坐镇,店铺里门庭若市,全京城的百姓,都在抢购蜂窝煤呢!”

“生意那个兴隆啊,万岁爷以后多的是银子进账了!”

崇祯有一瞬间的呆滞,才从政务中,抽神出来。

“太好了!”

闻言,崇祯大喜。

“摆驾!朕立即出去看看!”

农投公司和商贸公司的具体事务,都是仙师在主持。

他这个皇帝,就是一个甩手掌柜。

但是说到底,钱是崇祯当前最关心的事情之一。

所以闻讯他迫不及待的,就想出去了解一下,公司被仙师搞成什么样了。

“遵旨。”

王承恩心中也是窃喜。

他在仙师的两个公司,都有办成的股份呢。

蜂窝煤大卖,他也有大把的银子进账的。

片刻之后。

崇祯带着王承恩,又让高时明带一百名东厂番役,乔装打扮,出了紫禁城。

不多久。

崇祯来到了大明皇家商贸集团公司的店铺前。

只见店铺前,人山人海,挤满了买煤的老百姓。

“给俺来一百斤!”

“没有煤炉赠送了?怎么就没有了呢!好吧,给我来两百斤吧!明天能不能给我补送一个煤炉?”

“……”

一道道吆喝声,传入崇祯的耳里。

看到这样的情景,崇祯大喜。

蜂窝煤这么抢手,肯定能赚不少银子啊!

正如仙师所说,即使京城百姓中有一半人,来买自家的蜂窝煤,那都是日进斗金啊!

崇祯恨不得立即找到徐浪,去数数银子。

但是店铺前门挤成那样,想进去是不可能的。

崇祯于是转向店铺的后门。

“大伴,你去看看仙师在不在里面?有没有闲杂人等?”

身为大明皇帝,很多事情都有诸多顾忌。

“遵旨。”

王承恩应了一声,走上前去。

吊在后面负责护卫任务的高时明,心情十分忐忑。

这还是他第一次,单独负责皇帝的护卫工作。

这要是有个闪失,简直是百死莫赎。

不过,高时明也知道,如果他表现好了,会继续受到皇帝的重用。

到了店铺的后门,高时明安排东厂番役,严防方圆百米的范围。

然后,他忍不住顺着店铺后门,往里探望。

却看不真切。

仙师就在里面?

只可惜无缘得见仙师的真容。

否则,他一定要郑重拜谢仙师。

如果不是仙师的提点,他一个刚刚从内书堂出来没多久的小太监,何德何能,可以坐到司礼监秉笔太监的位置?

不一会儿,王承恩从里面出来了。

轻声道:

“万岁爷,仙师就在后堂,只有一个人。”

崇祯点头:

“走,进去看看。”

“高时明,你们在外面警戒,没有真的命令,不得入内!”

崇祯不忘交代高时明。

他堂堂大明皇帝,给别人装徒弟这个事情,可不想让第三个人知道。

“遵旨!”

虽然不能面见仙师,高时明有点遗憾,但是圣命不可违。

“小希子,过来啦?”

生意兴旺,徐浪心情正好着呢,看到徒弟的出现,露出笑容。

等资金回笼,扩张势在必行。

今天只是蜂窝煤上市的第一天,生意就火爆成这样。

等消息传播开来,京城里包括京城周边的百姓,估计有半数以上,会选择蜂窝煤。

这个时期,单单是京城的人口就有百万,再加上周边,算算会消耗多少煤?

原本的生产规模,显然是不足以支撑起这庞大的消费。

崇祯满怀期待:

“师父,这一天下来,能赚多少银子呀?”

徐浪对着崇祯的额头,弹了弹手指:

“你呀你,掉钱眼里面去啦?”

崇祯并不觉得尴尬:

“钱谁不喜欢呢?”

现在大明一个突出的危机,就是钱不够用。

如果国库充足,他这个大明皇帝,还会如此焦头烂额吗?

话虽然说这样说,但是徐浪还是想提醒一下徒弟:

“钱虽然是个好东西,但是也要有命花才行。崇祯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人物,你一定要时刻保持警醒,见势不妙要立即撤离。否则性命不保。”

这个徒弟似乎有点冒进。

都跟他说了,京城会变成地狱,大明会亡,但是徒弟还是一头扎进了京城,不愿意出来。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而且伴的还是崇祯这样一个杀人如麻的皇帝。

为了挽救大明,徐浪决定拼一把。

但是徐浪不希望徒弟因此而丧命。

崇祯再次收到了打击。

不过好在崇祯此时对徐浪的贬低,已经有了足够的免疫力。

他堆起笑脸,向徐浪致谢:

“徒儿晓得。”

“不过徒儿此刻更加想知道,今天店铺能赚多少银子?”

徐浪淡淡道:

“今天才是蜂窝煤上市的第一天,大部分老百姓还不知道蜂窝煤的好呢。所以销售有点少。”

闻言,崇祯和王承恩同事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崇祯道:

“但是店铺里门庭若市啊!卖的煤还少啊?”

徐浪问道:

“京城有多少人口?”

这个崇祯熟悉啊,他不假思索回答:

“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京城人口已经从十万出头,增长到了一百多万!”

说到这个,崇祯还是有点骄傲的。

人口多,也意味着王朝兴盛啊。

徐浪觉得徒弟的思想很危险,告诫道:

“物极必反,切不可麻木乐观!”

“现在就是一个转折点。明年建奴入关,肆虐京畿,杀得京城周边尸横遍野。往后,旱灾、鼠疫、战争,加上人祸,会将京城虐的体无完肤!”

崇祯当然没有忘记大明的亡国危机:

“所以徒儿才想快点知道,卖蜂窝煤能赚多少银子啊。大明要是穷死了,徒儿的身家性命也要跟着搭进去的。”

徐浪这个时候也不卖关子,淡淡道:

“今天大概能卖50万斤蜂窝煤。一斤蜂窝煤净赚两文钱,马马虎虎赚个一千两银子吧!”

此时已经是酉时,一天的营业,也快要结束了。

“约莫有5000户百姓,来买了咱的蜂窝煤,和京城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这点销售额有点少了。”

崇祯掰着手指头算了算,面露喜色:

“京城户籍在册的就超过了20万户,再加上一些隐藏的人口,京城的人口远不止20万户。”

“这要是能够占据一半的市场,我们就发达了!哈哈哈哈……”

一半算它十万户,那就是说,只要占据京城一半的市场,销售额就可以翻20倍!也就是说,往后卖蜂窝煤一天赚两万两银子,都是可以的!

想到这一点,崇祯甚至不顾皇帝的形象,哈哈大笑起来。

大明现今一年的赋税收入才多少啊?一个蜂窝煤的生意,一个月就可以赚六十万两银子!崇祯做梦都要笑醒!

甚至,崇祯看向徐浪的眼神,已经忍不住溢出一抹贪婪。

这六十万两银子,他只占两成股份,能拿到手的,也就12万两。

大头都在仙师那里呢。

下一息,崇祯连忙止住自己危险的想法。

坐在他面前的,可是下凡之谪仙,能够知晓过去未来,洞察人心与天机。

这要是被仙师知道他有冒犯的心思,拂袖而去,这大明往后能依靠谁来拯救?

况且,仙师都说了,赚钱的法子多的是。

他堂堂大明皇帝,岂能一点大局观都没有?

一门生意一年赚百万两银子,多做几门生意不就是几百万两的进账?

朕可不能犯糊涂啊!

崇祯心中连忙告诫自己!

徐浪鄙夷的白了徒儿一眼:

“格局小了!”

“你只算到了京城的市场,这要是我们吃下了大明大部分的燃煤市场呢!”

“而且,现在我们只是来料加工,要是往后拿下煤矿,打通上游产业链,我们的利润还会更高!”

这个时期的大明,其实是不缺银子的,只是,有钱人习惯于把金银藏在地窖里,不拿出来流通罢了。

“……”

崇祯瞬间就被整不会了。

他是穷怕了,所以,一年能赚百万两白银,就已经高兴坏了。

那里还想得到那么多?

现在听徐浪这么一提醒,崇祯猛然惊醒,高兴的几乎想要跳起来。

如果是这样,朝廷还会缺银子吗?

有了银子,大部分的危机,将会迎刃而解啊!

想到这一点,崇祯郑重的向徐浪作揖:

“谢谢师父!大明有救了!”

这一拜,是为了大明社稷江山。

王承恩早就笑得见牙不见眼了。

他也是有公司半成的股份的,那将是多少钱呀?

哈哈哈哈……

徐浪大喇喇的坐在那里,受了崇祯一礼。

他都给徒儿赊账了,等于是白白送给了徒儿一场泼天的富贵,受他一拜很过分吗?

但是说到大明,徐浪不禁微微皱眉:

“大明的危机,可不是有钱就能全部解决的。”

“大明的脊梁骨已经断了!”

小说《误认帝师》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