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垂涎三尺

网文大咖“陈情”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垂涎三尺》,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都市小说,陈情李颉是文里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在那!”陈情举起柴刀掷出去“在那!”陈情拿起茶壶丢出去“又在那!”陈情掀起砚台甩出去“吱吱吱”灵活的老鼠,上蹿下跳,面对陈情的攻击,简直游刃有余,好不得意“你上去直接抓啊!你离这么远干嘛,砸又砸不中!”宋广濂躲在陈情后面,从身侧探出脑袋指挥见那只老鼠安然无恙,他却吓得眼珠子乱转,生怕哪里又蹦出一只老鼠宋广濂怕老鼠年幼时,亲眼见到老...

第四十章 拜师 精彩章节试读


陈情很尴尬。

老伯叫贺知惟,家住宋广濂家。

宋广濂很尴尬。

抱着空着的蒸笼进了厨房,也未看人,就道:“贺老头,今天的生意比昨天好,尤其是那青团,无数人称赞,你今天多做……点……”

“你怎么在这?!”

直到看见有两个影子印在窗户纸上,宋广濂赶忙回头去看。

好家伙,是陈情。

“我来跟贺伯做清明粿的。”

陈情举起自己正在和面的手。

沉默,一片沉默。

良久,贺知惟才打破沉默。

“你俩认识?”

“认识。”

“不认识。”

两人同时作答。

然后,又是一片沉默。

行,这天没法聊了。

宋广濂抛下一句“我去书房看书”,灰溜溜地走了。

陈情看着他瘦弱且灵活的背影,只觉得这小老头子太鸡贼了。

青团明明是别人做的,却装作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引导自己去帮他解决讨厌的人。

借花献佛玩得六啊!

沈兴不就是抄书的时候,踹了他屁股两脚,他竟然想直接要了别人性命。

太残暴了!

话,说回来。

陈情要学的青团,是贺知惟做的。

那就是说……

陈情带着阳光开朗的笑容看向贺知惟:“贺伯,我比较贪心,可以把青团也一并教了吗?”

贺知惟磨豆腐的手一顿,道:“的确贪心。”

“想学,也可以,我还得考考你。”

贺知惟慢慢悠悠地抬起头。

虽然他年纪已经接近七十,眼睛却比一般老人清明透亮,看陈情的时候,颇有一种德高望重,古板肃穆的夫子感。

莫名让陈情想起十六岁写情书,被老师抓包,叫到办公室狠狠批评了一个小时的恐怖画面。

陈情咽了口口水,“您说。”

“青团于清明的意义为何?”

贺知惟认真看向陈情,缓缓问道。

陈情一怔,以为贺知惟要问他青团的馅是用何种食材做的。

没成想是这种比较深奥的问题。

他只知道寒食清明吃青团是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传统,具体意义,还真不明白。

“我只知道,青团原本是寒食节吃的食物,后来因为清明节与寒食节相近,所以清明也吃青团。”

陈情如实回答。

“倒也是如此。”

贺知惟点点头。

手里的动作一直未停,一大盘黄豆已经磨完,粘稠如乳的豆浆泛着豆香在青瓷碗中荡漾,几点浮沫飘在边缘。

贺知惟端着豆浆去了灶台。

把锅放在灶台上,舀了几碗水进去。

蹲下身子,抓一把火绒,来回折叠几下,用火折子点燃,丢进灶膛。

明晃的火焰,一下就在灶膛里席卷所有柴禾,不消片刻,热气便传到贺知惟身上。

清明粿的辣味,是豆花。

新鲜出炉的豆花比豆腐软嫩细滑。

热油,大火,切碎的干辣椒在锅中煸香,然后放入豆花,快速翻炒,直至豆花与干辣椒融为一体,变成浮光流转的烈焰火海。

大火转小火,将碾碎成泥的香菇撒进去,添加适量调料,盖上木盖,慢慢闷煮。

等到香味从木盖的缝隙里透出来,清明粿的馅便做好一半。

剩下的一半,便是将笋丁,腌肉丁,雪菜放入锅中,与豆花一同进行翻炒。

豆花细碎,很快融入笋丁,腌肉丁,雪菜中,除了一抹明艳的红,再也找不到它的踪迹。

“真香。”

半个时辰过去。

陈情看着锅里的清明粿馅。

馅已经炒干,在锅中堆起如一座小山。

白色的笋丁,浅棕色的腌肉丁,墨绿与淡绿相衬的雪菜。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四周点缀绯红。

宛如夕阳西下,霞光落在远山上,绿水绕青山,玉笋破土出。

明明是副清浅的山水画,偏偏嗅到的香味却十分强势。

是鲜!是香!是酸!是辣!

还未品尝,已经感到口干舌燥,汗流浃背。

贺知惟拿出大碗,将清明粿馅盛了出来。

又拿出一个碟子,夹出一点,递到陈情面前,“要吃吗?”

陈情当然不客气,接过碟子就扒了一口放进嘴里。

笋鲜肉香,雪菜酸爽。

只是辣味,却没有中午吃清明粿那么明显。

豆花的嫩,倒是没有丝毫变化。

“馅不好吃吧。”

贺知惟笑着问道。

“是少了一点味道。”

陈情毫不遮掩回答。

“是汤汁。”

贺知惟道:“别看这馅已经炒干,其实汤汁早已融到馅里,待馅包进艾草皮中,用炭火一蒸,汤汁二度出来,就成了这清明粿里的点睛之笔。”

“原来如此!真是妙啊!”

怪不得,清明粿馅的差别会这么大,原来细节里透着答案。

贺知惟拿着手里的艾草皮,开始包清明粿。

艾草皮翠绿绵软,是用煮过的艾草叶碾磨成泥后,和煮出来的水,一同与糯米粉搅拌,揉搓成型。

拿一张放在掌心,铺好馅,中间对折,边缘捏成麻花状。

艾草皮韧性很好,即使陈情放了很多馅料,也没把它撑破。

就是太过饱满,不像清明粿,倒像个绿色大元宝。

包完所有馅料,艾草皮还有一些。

陈情灵机一动,看着贺知惟问道:“贺伯,我刚才说得答案,对吗?”

贺知惟一眼看穿陈情的想法,笑着道:“不算说错。”

“那就是对?”

陈情乘胜追击。

贺知惟笑意更浓,看着从半掩的窗外,照进来的一缕月光。

“滴滴答答”的声音这才被他注意到。

是外面下雨了。

清明时节,是该下场雨。

贺知惟暗自叹了口气。

他已经七十了,也不知道还能活多久,无儿无女,靠着这家传的手艺,活到今天。

若是在他这里断了,确实可惜。

眼前这个孩子,眉眼清澈,言行坦荡。

天赋更是没话说,他只是稍微提点,就学的又快又好,比那些练家子都好。

是该找个人,把这门手艺传下去了。

“对错之间,难道就没有另外的词吗?”

贺知惟笑着问陈情。

陈情一顿,心里已经有了回答,还没开口,又听到贺知惟说:“不过,我愿意教你,你聪明,好学,是块料子。”

陈情一喜,“谢谢师傅。”

师傅?

好新鲜的词。

他已经许久不曾听到了。

贺知惟看向陈情,眼睛虽暗,眼底却有光,“那我就收了你这个徒弟吧。”

陈情也没想到自己怎么说出这句话。

不过看贺知惟的样子,应该很满意这个称呼。

他借坡下驴,朝贺知惟深深一拜,“师傅。”

小说《垂涎三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