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大明,点燃星星之火

长篇古代言情《大明,点燃星星之火》,男女主角何三方时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喵小夕”所著,主要讲述的是:我可以明明白白告诉你,结了一次,这辈子你都不想结第二次”“结婚这么可怕吗?”“特别繁琐,什么时间该站什么位置,什么时间该行什么礼,都有讲究”想起自己结婚的场景,李景隆忍不住打个哆嗦:“别人我不知道,反正这辈子我打死也不会再来一次”话音刚落,一道叹息声在两人耳朵中响起:“唉,可怜啊!这婚不该结啊!”李景隆有些不乐意,当即停下脚步:“老头,你说什么?人家结婚,你不祝福白头偕老就算了,还说什么可怜...

大明,点燃星星之火 阅读精彩章节


你可以去沿海之地,进些海鱼干到北方去卖,不过路途遥远,你还是要仔细算算合不合适。”

话落,方时起身对林易躬身行礼:

“林叔,我还有事就先走了,他日再聊。”

“别他日了,今晚你来我家,我们好好喝一杯。”

“今晚得去军营,下次吧!”

“不行,这么久没见,一定要好好喝一杯,明天中午,你也别推脱了。”

方时点点头:“行,明天中午我一定去。”

方时走后,隔壁桌子过来一个年轻人,赫然是陈遇的长子,陈学。

“不枉我们等了这么多天,再次感谢林先生仗义相助。”

林易慌忙摆手:“可不敢当先生之名,能帮到静诚先生,是我的荣幸。

方小子是我看着长大,这孩子本来就聪明,加上叶先生的教导,有这才学也是正常。”

“叶先生?哪个叶先生?”

林易摇了摇头:“不知道名字,大家都叫他叶先生。”

陈学面色不显,却记在心中,抬眸看向林易身后:

“王粮长,方司柬刚刚说的枣树、牡丹之类,曹县是不是很多?”

王二点点头:“不止这些,水塘、淮河支脉等等都说对了。

我家背后就有一片枣林,不过用枣酿酒确实没听说过。”

陈学不置可否:“红枣酿酒一事古籍就有记载,具体方法你一会跟我回家找找。”

话罢,陈学起身对林易行了一礼:

“今日一事,陈学记下了。”

林易匆忙回礼:“我一直想问,为何你们不直接去问,要绕这么一圈。”

“聪明人不会将心里话说给陌生人听,方司柬就是这么个人。”

“告辞!”

林易想了想,觉得也对,要是他他也不会说。

[司柬啊!太子近臣,这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果然,善有善报,可惜不认识其他官员,要不就给方小子介绍个对象。]

陈学回到家中,将方时对于治理曹县的言语,尽可能详细的复述一遍。

“爹,方司柬说的这些,应该不仅仅只在曹县适用。”

陈遇微微颔首:“嗯,确实不仅仅曹县适用,不过也有纸上谈兵的嫌疑。

你把方司柬的话写下来送曹县去,让思远看情况去做,注意粮食,别让治下百姓舍本逐末。”

“爹,我从头听到尾,还是不懂这方时是墨家,还是儒家。”

陈遇轻微摇头:“哪家都不是,或者说哪家都是,若没想错,他的老师应该是叶兑叶良仲。”

“四梅先生?”

陈学一脸惊骇:“就是父亲说的那个献上‘一纲三目策’就消失的叶兑?”

“是他。”

陈遇一脸惊叹:“就这一策论,他的功绩就不下李善长和刘伯温,若是封爵,国公之位是跑不了。”

“你不也一样,你要是不推却,陛下必定会给你封个国公。”

“财帛动人心,你能把持的住,你儿子、你孙子呢?”

陈遇一脸正色:“不要去追求财富权势,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若子孙有才,自然会有荣华富贵的一天。

若子孙无才无德,那爵位就是灭族之祸。”

“儿子记下了。”

陈遇点点头,便不再说话,对于方时他本身就是看好的。

再经过茶馆谈话,心中更加确定,方时不是空谈之辈。

[还是得跟他谈谈,只有知道他的志向,才能知道他接下来的计划。]

[已经没多少年好活,得给太子留下些能做事的人。]

[既然两代皇帝都是与百姓共天下,还有一个大才已经在变革,那么白虎通德论必须消失。]

[百姓不需要罪己诏,也不需要天子,更不需要君子。]

陈遇的想法是好,可惜碰上了方时,他从不会将自己的志向说出来。

小说《大明,点燃星星之火》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