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

由安德海慈禧担任主角的古代言情,书名:《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本文篇幅长,节奏不快,喜欢的书友放心入,精彩内容:听到屋里接生婆说:“恭喜你,你媳妇给你生了一个儿子安家有后了”安德海父亲激动地“哇”的一一声哭了,继而他又仰天大笑,说:“感谢老天爷睁眼,感谢祖宗保佑,安家终于有后了,可以延续香火了”说完,安德海的父亲一头撞进屋里,冲到炕前,看着放在媳妇旁边襁褓中的婴儿,说:“儿子,是儿子,安家祖宗积阴德了”安德海父亲抓住媳妇的手,不停地摇着,不停地絮叨着:“儿子,儿子,我有儿子了!”村子里的人听说这个孩...

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 精彩章节试读


在四皇子奕詝孤独寂寞的岁月里,安德海扮演了许多角色,他陪伴四皇子奕詝度过了漫漫长夜,给了四皇子奕詝无限的慰藉。

安德海是四皇子奕詝的太监,但是他对这个年纪和他相近的太监,却比别的太监看得高一些。这一切,为安德海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政治基础。

随着时光的流逝,道光皇帝日渐衰老,他越来越感觉到自己体力不支,身体欠佳,境况一日不如一日。他年轻时旺盛的精力,超常的记忆力,爽朗的谈吐,都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去不复返了。这些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现在目光有点呆滞,思维有点迟钝,说话有点缓慢。有时一个人独自坐在龙榻上,显得忧伤而又抑郁。

他长时间的目光盯着远方发呆。

目之所及,皆是回忆,心之所向,皆为过往。

他知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他急需要给大清社稷培养一个接班人了。自己走向坟墓的日子越来越近,或者说指日可待了。

他现在必须当机立断,做出决定,确立太子。不然剪不断,理还乱。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按照封建帝王制度,立太子须按长幼次序排列,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按照这样的立太子原则,道光皇帝应该立四皇子奕詝。可是道光皇帝却在四皇子奕詝和六皇子奕昕之间徘徊不定,不知道选谁做太子比较合适,难分伯仲。

清朝康熙帝在位时,因为立储之事,皇子们之间发生过兵刃相见的流血事件,从此后,为了防止皇子们之间为了争夺皇位发生流血事件,立储就不一定按长幼次序排列了,而是按照个人的能力大小来排序的。

皇帝在位时,并不明确哪一个皇子是皇太子,是未来皇位的继承人,而是通过皇上对皇子们的不断考察,看哪一个皇子文武双全,德才兼备,就确立哪一个,这就比过去进步多了,起码是任人唯贤,不是任人为长。

当然,确立皇太子后,皇帝也不立即向外公布谁是皇太子,而是御笔亲书,盖上御印,装在一个金匣子里,密封好后,让太监拿去存放在太和殿“正大光明”匾额后面。等皇上驾崩后,由御前大臣、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等一起出面,由太监取下金匣子,公布遗照。遗诏上写着谁的名字,谁就是皇位继承人。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皇帝还可以改立太子,如果他立下的太子,在后来的考察中不太满意,皇帝就可以拿下匾额后面的金匣子,重新立定皇太子。当然这个过程仍然是不对外公布的。

道光皇帝现在非常为难,四皇子奕詝和六皇子奕昕,手心手背都是肉,选谁做自己的接班人呢?忽然道光皇帝头上灵光一闪,有了主意,就这样做,看谁能胜出,谁就是未来大清社稷的掌舵者,自己的接班人。

这些天,道光帝为立皇太子绞尽脑汁,坐卧不安,晚上也是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白天思绪混乱,食不知味。

立谁为皇太子好呢?

道光帝又把这些皇太子候选人一一考量了一遍。

道光帝一共生了九个皇子,三个已经夭折了,现在在世的只有六个。

这活着的六个皇子中,在道光帝看来,四阿哥奕詝温顺有余,缺乏果断,有时甚至优柔寡断,五阿哥奕谟就甭提了,粗鲁莽撞,缺乏沉稳,难成大事,六阿哥奕訢心机太深,但缺少宽宏大量的气度。剩下的那几个皇子就根本不能堪此大任。

小说《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