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超一线城市:从村委书记开始

由熊旭林苑青担任主角的古代言情,书名:《超一线城市:从村委书记开始》,本文篇幅长,节奏不快,喜欢的书友放心入,精彩内容:好在这些都是多虑的,人家不在乎穷和富“你们打算什么时候结婚?”秦真挚这时关心问道熊旭和林苑青相互对视一眼说实话,关于结婚这件事,两人还真没有好好商量过“这事还真没有好好和苑青商量过一次”熊旭坦白道“这事可不能拖,你们得早做打算,说实话,我们是挺着急的,你也知道,苑青这孩子不愿意从商,想要从政,而我们除了她一个女儿,又没有其它儿女了,只能希望她能早点生个宝贝外孙给我,趁我们两人还有精力,...

超一线城市:从村委书记开始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张文阶也接话说道。

这话是真的,没有半点夸张。

熊景春当村委书记,每月2500元工资,熊景山、熊景江每月也有2000元工资,但这些工资一到账就换成现金存进村委会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熊景春、熊景山、熊景江三家都不有钱。

苗歌深感触动,眼睛不由湿红起来,像这种村委书记把自己的工资拿给全村用的故事,他听过不少,但从未真正见过。

如今亲眼看到眼前的三人就是这样的人,苗歌既是感动又是感到荣幸。

很荣幸自己境内有这么村委三兄弟。

“小林啊,回头安排一下,让县里给山熊村村委会多点补助,咱们不能让老同志饿着肚子干活。”苗歌对着自己秘书林零说道。

林零是一个年轻小伙子,在听到苗歌的话,立马把这话记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

“还有,联系电视台的刘台长,让他们来些人采访宣传,像这种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应当在全社会宣传。”苗歌继续说道。

“是。”

林零快速记下。

熊旭、熊景春、熊景山等人面面相觑。

电视台采访?

熊旭觉得挺不错的,宣传出去,能让更多人知道山熊村这个地方,打出山熊村的声誉。

“书记,我们去看看养殖基地吧。”熊旭主动说道。

苗歌点点头。

很快,一群村委、镇委干部就拥簇着苗歌前往村南山脚下的养殖基地,苗歌在路上也观察着村里的村容村貌。

山熊村的村容村貌还是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全村460户,仅有10座洋楼,包括熊旭一家,其余房子都是砖瓦房,破旧的程度,你跟人家说是清朝的房子人家都信。

“危房改造政策实行这么多年了,山熊村怎么还有这么多危房?”苗歌看着沿路破旧的房屋问道。

熊景山接话道:“镇里从来没有拨钱过来。”

“嗯?”苗歌停下脚步,眉头紧皱。

李春华被吓的冷汗直流,连忙解释道:“是这样的书记,镇里是直接请工匠到村里每家每户检查,对一些受损的地方进行修补,所以虽然没有给钱,但的确花钱修了。”

“修和改造是两码事!”

“修修补补,只会越来越破,其它我不管,今年年底,凡是符合条件的危房,必须全部改造!”

“在这里,我警告一些同志,什么钱该拿,什么钱不该拿!”

苗歌神色冷漠,语气冰冷的发出警告。

心里没鬼的干部自然是神态自若,心里有鬼的干部,比如李春华,心里慌的一批。

“危房改造政策实行了这么多年,山熊村的危房还是如此之多,简直是匪夷所思。”张文阶也冷不丁来了一句,接着看向苗歌说道:“书记,我回头就让李春华镇长着手危房改造!”

苗歌没有说话,继续向前走去。

熊旭和熊景春等人又相互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的喜意。

真不错。

这下有钱下来了。

怪不得很多地方都眼巴巴求着领导下来视察。

果然呐。

领导一来,钱就来了。

走了大概七八分钟,一行人终于来到村南山脚下的牛蛙养殖基地。

此时的养殖基地很热闹,保利温室公司共有一百多人正在施工搭建钢架,山熊村也有四十多名本地人搅拌水泥,铺地和砌水泥池的墙。

看到眼前大兴土木的一幕,张文阶、苗歌都满意的点点头。

“苗书记,张书记,截至目前为止,山熊养殖基地已完成的养殖规模为4亩,已投放8万只牛蛙苗。”

小说《超一线城市:从村委书记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