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我靠一双神瞳鉴宝捡漏

都市小说小说我靠一双神瞳鉴宝捡漏是大神“七宝琉璃”的代表作,杨波李陵是书中的主角。精彩章节概述:“好,我知道了!”……杨波等了一会儿,感到有些焦急地时候,突然就是见到方源一手捂着布袋,急匆匆地跑回来“杨先生,让您……久等了”方源呼吸急促,说起话来有些断断续续杨波怔了一下,随即又是笑道:“没事,也没有多久,你住得蛮近的嘛?”方源心里却是咯噔了一下,因为他突然就是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两人之前的交流中,压根没有互报姓名,因为这样的交易仅此一次,不会再见第二次,即便是报出姓名,也多半是...

我靠一双神瞳鉴宝捡漏 阅读精彩章节


一夜无话,杨波趴在病床前睡着,等到杨母送来早餐,他就是被杨母赶了出去,要他回宾馆休息。

杨波回到宾馆房间里,洗漱了一番,躺在床上,眼睛闭上,却是一直都是睡不着。

想到手机上没有接的那几个电话,他也还没有去古德斋辞职,杨波又是爬了起来,穿好衣服,坐上公交就是朝着古德斋赶过去,他差不多已经旷工两天,郭扒皮怕是要着急了。

此时,郭扒皮的确是坐在店里,见到李陵鬼鬼祟祟站在门外,呵斥道:“李陵,你在干嘛?”

李陵站在门外,有些畏畏缩缩,“没什么,我就是想看看大波回来了没有?”

“哼!”郭扒皮冷哼一声,接着怒道:“这个死兔崽子,已经两天都不见人影了,等他回来,看我不开除了他!”

李陵帮着道:“郭老板,您也知道大波家里的情况,他都已经两年没有回家了,也许是想家回去了也说不定啊!”

“回家了?回家了电话也打不通?他家是在大山里啊!”郭扒皮愤愤道。

杨波下了公交车,沿着街面行走,看着周围熟悉的环境,心里颇为感慨,当初他何曾想过自己能够做到这一步,按照他以前的规划,能够走到这一步,至少也要等到他四十多岁,现在却是早早实现了。

走到古德斋不远处的小巷子中,杨波见到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腰间挂着布袋,鼓鼓囊囊,行迹颇为可疑。

杨波只是看了一眼,也没有多管闲事,他之前也遇到过这种摊贩,他们并不去老实摆摊,而是走街串巷,以一种极其神秘的姿态吸引买家注意,然后拉拢买家,这种摊贩手中物件往往价格较高,杨波不愿沾手。

“小兄弟,要不要买个砚台?”

杨波刚要走过去,就是被对方拦住了去路,对方手中拿着一只砚台,低低地用衣角护住。

“不用。”杨波看了一眼,见到砚台漆黑如墨,黑色的表面沁了不少的泥土,只是看了一眼,杨波就明白这是件“一眼假”,很明显的做旧痕迹。

“兄弟,看一看,我这里还有不少呢!”对方仍旧是不愿放弃,迅速从兜里换了一件,递到杨波面前。

杨波看都没看,直接摇头,“算了,我手里没钱买的。”

方源仔细打量着杨波,似乎是想要确认什么,嘴上却是信口道:“兄弟,这话说的,在这古玩街上出现的,还能有没钱的?”

杨波瞥了一眼,注意到对方手中所拿的是一件桃形的端砚,端砚是四大名砚之一,产于粤省肇庆市,“这块砚台给我看看。”

方源见到杨波终于是没有再拒绝,显得很是高兴,忙把端砚递了过去。

杨波细细观察着这块砚台,整体呈现出桃形,器形小巧,砚台顶端雕刻了数片桃叶,砚池随桃叶形成,砚堂浅而平,整体器形完整,仿若一气呵成。

杨波以前并没有机会接触到端砚,尽管知道一点端砚的特征,但他也不好鉴定当代的端砚,翻开砚台,见到底部有铭刻“晴雪庄主人”,五个小楷刻在上面。

“这件砚台多少钱?”杨波问道,一边又是眯着眼睛盯着砚台。

“十万块。”方源开口道,一边不忘解释着,“现在端砚已经很少了,石矿枯竭,端砚产量极低,很多端砚已经不太正统,即便是最好的端砚,也到不了咱们普通百姓的手里,这块端砚是清朝中期左右所产,很难得的!”

小说《我靠一双神瞳鉴宝捡漏》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