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天启大明:短命皇帝续命江山

小说《天启大明:短命皇帝续命江山》“淮上蓑笠翁”的作品之一,朱由校朱孜明是书中的主要人物。全文精彩选节:朱由校这边还在心中感叹鸦片害中国人匪浅,那边朱翊钧却下起了“逐客令”:“太子,寿也贺了,时候也不早了,回吧”朱常洛闻言,赶忙唯唯诺诺告辞:“儿臣告退”朱由校也赶紧跟着起身,想着跟朱常洛一起返回慈庆宫,继续过着被“软禁”的生活,但他刚起身,就听朱翊钧说道:“先等一下!”众人虽不明所以,但又哪敢多问,只好恭敬地听候朱翊钧的指示朱翊钧看了看朱常洛,又看了看朱由校,问道:“太子,你可曾想好将由校交给...

第27章 在线试读


朱由校并不是要为自己立人设,而是要为大明法律树权威,一个国家想要长久,法治才是根本,人治永远只能人死政息。

艾应魁不再多言,他从朱由校的眼神里看到了朱由校的抱负和野心,他相信朱由校会说到做到的。

三天后,一队官军才慢悠悠赶来,为首的一位官员身穿绯色官服,上绣锦鸡补子,骑在马上,煞是威风,来者正是延绥巡抚董国光。

进了村,董国光见村中情形,不禁皱起了眉头,村子里依旧残垣断壁,尸体虽然都被抬走,但地上黑色的血污比比皆是,看起来此地损失惨重,回去给朝廷的奏疏真不知该怎么写了。

迎接董国光的是严大成,他上前行了礼,说道:“董抚台,太孙殿下在祠堂等候。”

董国光闻言大惊失色,立即翻身下马,再次确认道:“太孙殿下来了?”

“正是!”

“何时来的?”

“六日前。”

“啊——”董国光惊叫一声,六日前那不正是蒙古人劫掠此地的时候吗,这要是出了岔子,自己全族都得陪葬,想到这,他冷汗直冒。

不过董国光身边的一位武将此时却有意无意提醒道:“抚台,太孙殿下何等金贵之人,怎会来此穷乡僻壤,我看分明是这厮在诓骗抚台!”

董国光听了将领的话,也有些疑虑,向严大成确认道:“殿下为何会至此?”

“殿下微服私访至此,正好遇见鞑子劫掠,便停留在此,抚台若是不信,可前往祠堂核实。”

董国光再怎么多疑,此刻也不敢再托大了,他赶紧拉着严大成往祠堂赶去,身后的武将只能无奈地剁了剁脚。

进了祠堂,只见朱由校正襟危坐,身前案几上摆着印玺和手札。

董国光见到朱由校,根本没去验印玺和手札,直接跪倒在地,口称道:“微臣董国光叩见太孙殿下。”

朱由校有些诧异:“你认识我?”

“回殿下话,微臣在京为官时见过殿下多次。”

朱由校上哪里记得,只好尴尬道:“哎呀,我这脑子记性不好,都记不起先生了。”

董国光哪敢挑理,赶忙说道:“微臣董国光那时不过一个小小御史,殿下记不得是正常的。”

“哦!原来是董抚台!”朱由校假装恍然大悟道:“董抚台可是声名在外了,皇爷爷也总夸董抚台是治理地方的能臣。”

“微臣不敢当!”

双方商业互吹完毕,朱由校这才切入正题:“既然董抚台来了,那正好,此地地主艾应魁常年来欺凌乡里,霸占民田,如今证据确凿,我已经将其霸占民田返还乡民,至于其他罪行,证词证物皆在此处,有劳董抚台好生审理,早日上报朝廷。”

董国光本就因艾应魁而来,他身边的那位武将便是艾应魁的女婿,如今得到这样的一个消息,董国光一时陷入纠结之中,一边给他上了好处让他来救人,一边则是尊贵无比的太孙殿下,两边都不好得罪,这该如何是好呢?!

不过董国光能做到延绥巡抚,那也不是吃素的,他略加思索,回道:“这是自然,微臣定会严加审问,给百姓一个交代。”

朱由校没有多想,证据那么多,他就不信艾应魁还能翻出什么花。

双方会晤结束,董国光率领的边军士兵很快接管了李家站。

朱由校也难得可以睡个安稳觉了,不过第二天天刚刚亮,严大成便冲进了他的卧房,告诉他一个坏消息:“殿下,艾应魁死了!”

小说《天启大明:短命皇帝续命江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