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师刀人

《师刀人》主角何三水何四,是小说写手“万象澄澈”所写。精彩内容:何肆既是有些好奇也是存心找话题,便问道:“慈英师傅,为何那位师傅僧衣的颜色与大伙都不相同?”如果何叶在这里的话,她一定会献宝似的抢答,那靛蓝色的僧衣她在方凤山毗云寺为何肆祈福的时候见过相同样式的。慈英呵呵一笑,解释道:“坏色之衣,道不在兹。按照戒律,佛家弟子的僧衣要避免用青黄赤白黑五正色和绯红紫绿碧...

师刀人 阅读最新章节


斋堂之中充斥了素食加以香油烹饪的气味,对于不常年食素之人,乃是一种殊滋异味,很有吸引力,吃了包子炒肝炸酱面的何肆此刻竟又有些馋了。

慈英因为给两人引路的关系,并没有时间去取下钵,三人排入队伍末尾,慈英自行离去,去灶房用热水烫了三副碗筷。

再回来时,打饭的队伍已经在最末尾,刚好轮到何肆,慈英递上碗筷,何肆道了声谢。

老叟给何肆碗里盛上豆芽和咸菜豆腐,在横置的筷子上放上一个馒头一截地瓜。

对于后面的何花和慈英也是一样的待遇。

三人落座空位,不多时,那分食老叟也端着吃食就座于此。

何肆已经与慈英师傅聊得十分熟络,惹得何花侧目,这还是自己认识的那个讷口少言的弟弟吗?

何肆吃着碗里的豆芽,眼神四处踅摸,在座各位僧人都是身着木兰色僧袍,那一位着赭衣、戴佛珠的老僧应该是住持,剩下那位极其惹眼的就是方才在半山处遇见的那位蓝袍师傅了。

何肆既是有些好奇也是存心找话题,便问道:“慈英师傅,为何那位师傅僧衣的颜色与大伙都不相同?”

如果何叶在这里的话,她一定会献宝似的抢答,那靛蓝色的僧衣她在方凤山毗云寺为何肆祈福的时候见过相同样式的。

慈英呵呵一笑,解释道:“坏色之衣,道不在兹。按照戒律,佛家弟子的僧衣要避免用青黄赤白黑五正色和绯红紫绿碧五间色,其余颜色都是坏色,那是宗海师兄,是从毗云寺来的,毗云寺的三衣主色就是蓝色。”

所谓坏色佛门中也常定性为青、黑、木兰三色,但也不是绝对,也有说法坏色为非正色即可,各种经典就常以坏色衣指代僧衣。

何花闻言心想,“毗云寺的师傅为何会来这偏僻的蝙蝠寺?那可是号称京北第一丛林的。”

慈英师傅看出何花脸上的疑惑,解释道:“咱们这蝙蝠寺虽然只是个子孙丛林,比不上那毗云寺那样的十方丛林,也没有设立接待四方僧侣云游的云水堂,但是那毗云寺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旌阳宫,与蝙蝠寺渊源甚深,天奉府各路丛林中有句老话流传,叫先有蝙蝠寺后有旌阳宫,这边的比丘常常会去毗云寺云水堂修行参学,那边偶尔也会来人挂单。”

何肆有些好奇问道:“旌阳宫,听名字不像是佛刹,反倒更像是道家宫观啊。”

慈英和尚解释道:“传说三百年前蝙蝠寺第十九任主持在佛前圆寂,结出舍利,适时幽都北郊的方凤山上有佛光大作,化作烈阳高悬,蒸腾出漫天云霞遮掩大日,宛如旌旗蔽日,随后蝙蝠寺后山石窟中日光菩萨法相显迹离去,落在方凤山上化作一幢宝塔,寺中不少僧人追随佛迹而去,临昌县衙听闻此事广招善信捐款,在方凤山上建起一座寺庙,供人修行,此番渊源之下才有的如今的毗云寺,故而毗云寺遥尊豸山蝙蝠寺为日光菩萨道场,也叫旌阳宫。”

何肆又问道:“那宗海师傅好像是个失语之人?”

慈英摇摇头,微笑道:“看来你们已经打过照面了,是在宗海师兄在伽蓝洞取水的时候吗?”

何肆点点头,说道:“我们姐弟二人在山腰歇脚,刚好遇到了挑水的宗海师傅,相互见礼之后本打算跟随上山的,但宗海师傅脚程很快,把我们甩掉了。”

小说《师刀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