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农家一品诰命夫人小说阅读by吹牛皮的小疯子

小说农家一品诰命夫人小说阅读by吹牛皮的小疯子,大神“吹牛皮的小疯子”将盛满乐莫小言作为书中的主人公。全文主要讲述了:莫小言一直记得红薯粉的事,等家里大小亲戚都拜过年后,马上怂恿老爹去找杨老爷的伙计,看看能不能学到点什么回来莫大牛略一迟疑,就找杨氏拿了三百文钱,初五一早就到镇上打了两斤烧酒,买上一些糕点,封了五个大红包,还把自家之前用剩下的那点红薯粉给带上了巧得很,那伙计就是马家村的人,走上一个时辰就到了直到傍晚,家里都快要吃饭了,莫小言带着弟弟才在村口等到莫大牛“爹!你问到了吗?”莫小言一看到老爹的身影...

第14章 阅读最新章节


“已经换了两次水了,看着是干净了点。”莫大牛摇了摇缸里的浆,比第一次换水时看着白了一点,说明女儿的方法是有用的。

“爹,我们再多换几次水试试吧,看看能不能得到你看过的灰白色的粉。”莫小言也很受鼓舞。

周氏看着蹲在一起盯着一缸浆兴奋的儿子和孙女,也不由的期待起来。

总共换了七次水,直到沉淀后上层的水都变清澈了,才把粉浆倒到簸箕上晾晒,其实垫一层细纱布会更好,但谁也舍不得。

“好像比蜀州的粉要黄一点。”莫大牛掰了一块已经干了的粉块,碾碎了细细的看了看。

“爹,会不会是水换的不够?下次我们多换几次水。”莫小言道。

莫大牛点点头,多试几次,总能成功的。

粉晒干了,也进入十二月了。莫大牛打算在过年前尝试做一次粉条。

要做粉条还需要漏勺,莫大牛在蜀州看到的都是铁制的,钻了一个个小孩指头大小的孔洞。但是铁器实在太贵了,他去问过,一个那样的铁勺,最少得三百文钱,而且还得定制,他可舍不得。

莫小言便提议拿个葫芦瓢,去木匠家借个矬子钻几排孔,凑合着用用,等真可以做出来的时候再看看要不要做个铁勺。为了以防万一,莫小言还让老爹多钻了几个,反正这东西农家多得是。

这天,莫小言难得的起了个大早,和莫大牛一起把东西摆好。

先是调浆,莫大牛谨慎的只倒了三分之一的粉在盆里,莫小言拿着水瓢小心翼翼的往里加水,生怕倒多了,“爹,水够了吗?”

“不够,都还搅不动,你多倒点。”

“行了,我搅一下试试看。”莫大牛把水拌进粉里,看着湿润起来的面团,动手揉了揉,发现面团硬的很,拍一拍,就像结实的土块。

莫小言看着眼前的一坨东西,莫名的觉得熟悉,用手戳了戳,发现有点戳不动,“爹,怎么这么硬,难道是水不够?看着很湿了呀。”

莫大牛.......

莫大牛表示他也不知道啊,不过既然太硬了,那就加水吧。

好不容易试到可以搅动的浓稠液体了,父女俩高兴的赶紧把粉浆倒进葫芦瓢里,悬在热水锅上方,等了一会,却只见粉浆艰难地从孔里挤出来,没等成型就掉到了热水里,莫小言拿了个竹筲箕捞了一些上来,全是一粒一粒的,头大尾小,很像自己前世去湖南旅游时吃的凉虾,一种用大米浆做的夏季消暑甜品。

不一会儿,葫芦瓢里的那点粉浆就漏完了,没有一根成型的,父女俩都有些沮丧,莫小言动手把热水里的“虾”捞了起来,又过了一遍凉水。

看着只有一层薄薄的外皮是晶莹的,内里却还是白浆的的“红薯虾”,莫小言努力回想当年吃过的酸辣粉,似乎是晶莹剔透的,而且非常有韧性。低头看了一下手里一扯就成了两节的不明物,到底哪里出问题了呢?

“爹,你在蜀州看到人家水和粉的比例了吗?”

“比例?”莫大牛听都没听过这个词。

“就是一份粉加多少水。”莫小言只能解释一遍。

“这是人家秘方,我问了去学的活计,只告诉我要调的稠一点。”莫大牛抓抓头发,又想了想,“我去看的时候,他们的粉浆上有热气,我还以为是锅里的热气飘过去的。”

莫小言对老爹的不靠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把过了凉水的“红薯虾”捞到一个盆里,打算拿给老娘中午的时候煮了,看看能不能吃。

参加了一次秋收,让莫小言彻底改掉了当初在现代不好吃就扔掉的浪费习惯。

“娘,锅里有热水吗?”莫小言拿着半盆“红薯虾”走进厨房,才发现奶奶和娘已经开始准备午饭了。

杨氏看着她手里的东西,“这就是你们父女俩折腾一上午做出来的?要热水干嘛?”

“娘,你把这个加些水,放点盐煮了呗,看看能不能吃。”其实要不是糖太贵,莫小言更想让老娘做成甜口的,要是加点醪糟就是当初吃的凉虾了。心里默默地加了一句,就是不知道这个材质的能不能吃。

不等杨氏问,莫小言就继续叽叽喳喳的说起了和老爹的“实验”,“我们拿冷水和面,放少水硬邦邦的,放多了又没办法成一条线,全是这样一粒一粒的。刚才爹说当时他看见人家做粉条的浆是会冒热气的,我想试试看用热水会不会好点。”

周氏听到沉思了一下,说,“听着怎么像是我们这里的蕉藕粉的做法。”又转头对杨氏说,“你还记不记得你刚嫁过来那年夏天,我让你拿焦藕粉做个凉菜,你一不小心放了凉水去拌,就是刚才言言说的那样,硬邦邦的,一搓就散了。”

杨氏想了想,“是有这么回事,我娘家人都没怎么吃过焦藕,那还是我第一次做呢,后来才知道要拿开水烫。”

莫小言一听,立刻缠着老娘,“娘,你给我们试试红薯粉吧!看看能不能烫成功。”

“行,吃过午饭我就给你们弄,现在先把稀饭端出去,去看看你弟是不是在路上玩呢,怎么还不回来?”

莫小言欢快的应了一句。

莫小言看着杨氏一手端着热水,一手拿着筷子,边倒水边快速的搅拌着,不一会碗里的粉就烫成了半透明状,杨氏想到他们是要流成粉条,就没停手,继续往里加水搅拌,直到成了比较粘稠的浆才停手。

莫小言把漏勺拿过来,又端了一盆热水,杨氏把浆倒进勺里,很快就看到孔里流出了比较连贯的米线。一家人小心翼翼的看着面线掉进锅里,莫大牛的手更是抖一下都不敢,生怕把这三代单传的线给抖没了。

等到勺里的浆都漏完了不再往下滴,又让煮了一会,莫小言才拿竹筲箕把粉条捞了起来。倒是成型了,但是挂在竹筲箕旁的几根却轻易的断了。

“老爹,你看看和你在蜀州看到的一样吗?”莫小言看了看,没发现有什么不同之处。

莫大牛伸手捏了捏,软绵绵的,基本一捏就断了。他有些沮丧,“蜀州的粉条过了凉水是很有韧性的,没这么容易断。”

莫小言虽然觉得不是过凉水的问题,但还是把竹筲箕里的那几根粉条扔进了凉水里,过了一会捞起来,又捏了捏,还是软绵绵的,还没用力就断了。

“唉!”父女俩异口同声的叹了一口气,扭头看看盆里所剩无几的红薯粉,莫大牛有些心梗。

从磨浆到制粉,两人折腾了七八天的时间,还是失败告终了。但好歹成型了不是,父女二人打算做等把晒干的红薯片磨成粉再来试。

莫小言其实想怂恿老爹,趁过年的时候,找个机会去拜访一下杨老爷家的伙计,问清楚一点也好。就是不知道老爹知不知道人家住哪儿。

小说《农家一品诰命夫人小说阅读by吹牛皮的小疯子》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