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军魂烙印

萧帛婷萧依蔚是军事历史小说《军魂烙印》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烈鹰少校”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在公路上,日本人的军队正在行军,他们是去攻打仰光的前面仅有几辆小型坦克开路,坦克上搭满了突击队员;接着是炮车,还有骡马和驮牛,我看见一个军官骑在牛背上,不像去打仗,到像去放牧后来步兵队伍开过来,他们都骑自行车,天知道这些矮人从哪里弄来那么多自行车他们有时几百人一队,有时三五人一排,有说有笑,好象是赶到仰光去观摩一场精彩的拳击比赛……”1942年英国记者斯耐潘发表于《泰晤士报》缅甸是英国......

在线试读


再加上,有了4月头两天作战教训的日军,深感侧翼被威胁的痛苦,不敢放开手进攻,又不敢放弃阵地,只得一边巩固阵地,一边开始搜索和清扫侧翼的中国军队,不但屡中埋伏,而且手里的坦克大炮往往派不上用场,进攻的势头也减缓了不少。

而这些侧翼迂回的中国军队只是进行一些有限的破坏和偷袭作战,就立即在后续部队的接应下撤走,进入新的防御阵地继续作战。这样的打法让日军疲惫的同时,也减少了自己的伤亡。

当然,这种“斯瓦滚筒战术”说起来简单,对士兵和军官以及组织能力和通讯能力的要求之高,绝对不是普通的中国军队能够做到的。一般的军队恐怕进行不到一半就全军散架了。也只有第五军这种训练有素,装备相对精良的部队能够做到。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在6年后的东北大地,已经是兵团司令的廖耀湘同样将这种战术用在林彪身上,组织自己的撤退。但林彪不像日本人那么一根筋被他带着走,非得保持建制作战——你迂回穿插我就跟你一起迂回穿插,你分散兵力我就跟你分散,反正我的目标明确,基层组织力比你强的多,也不要后方。最后干脆把两只军队全部打乱,一起乱着打,反而让廖耀湘的精锐既无法集结,也找不到攻击目标,兵力又完全被分割,到处都是敌人,重装备派不上用场,指挥部都被孤立了出来,最后全军一团混乱,被全歼,自己也被优待了。

不知道那时的廖耀湘是否会由衷的感叹——经验主义害死人啊!

不过在1942年4月中旬的缅甸,这种战术让日本人死伤惨重,进展缓慢。

入夜,一片爆炸声从日军阵地方向传来,接着是连续不断的枪声,伴随着无数日语愤怒的骂声响起。

在无数的烟幕弹掩护下,9连剩下的人借着夜色从一片混乱的日军阵地撤出,飞速向自己的后方跑去。萧天河的脸上则露出了难得的满意的笑容,虽然说是偷袭,实际上也不过就是扔了几十个个手榴弹,以及打死了几个哨兵而已,然后在日军追击的道路上提前埋下了几个地雷之后扬长而去。

对于9连来说,这种仗是最得心应手的了,不过这一仗,他没有损失一个手下,整个第九连在血战了2天后仍然能有77个人撤到后方,这本身就是最大的胜利。

而被他们骚扰的日军虽然理论上没有死伤多少人,但是今晚上,起码是前半夜他们是别想好好睡觉了,后半夜8连还有一次预定的偷袭。而9连的官兵们却可以撤到2营部队的身后,美美的睡上一个晚上,然后休息一段时间,补充点人手,再重新参战。

凌晨时分,9连终于抵达了预定地点,刚一跳进战壕,疲惫不堪的官兵们也顾不得什么了,自己找了个可以缩着的地方,倒头就睡。而相比之下,精力还比较充沛的杨成峰则发现,9连现在的位置已经比他出发的营部还要靠后——营部自然已经后撤到了更远的地方。

看来即使日军的攻势缓慢,全师的后撤也是够迅速的,以防万一。

看着周围鼾声如雷的战友们,杨成峰也找了个地方缩了起来休息,脑海中不知道为什么又回味起自己进入阵地,被鬼子包围时候的感受。在那时他想的并不是什么杀敌报国,而是出现了一个奔跑的女孩的身影。

小说《军魂烙印》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